什么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“23456”工程?
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学校不断充实、系统实施“23456”(即两月、三周、四节、五日、六进)工程,确保全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有安排、有重点,以加强各民族师生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,以促进“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”为目标,推动学校科学、系统、连续、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。 “两月”即分别将每年5月和9月确定为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。宣传党的民族政策、普及民族知...
理论政策
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3456工程动态
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学校不断充实、系统实施“23456”(即两月、三周、四节、五日、六进)工程,确保全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有安排、有重点,以加强各民族师生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,以促进“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”为目标,推动学校科学、系统、连续、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。 “两月”即分别将每年5月和9月确定为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。宣传党的民族政策、普及民族知...
11月7日至9日,由内蒙古自治区团委、少工委、教育厅、文旅厅、退役军人事务厅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“强国复兴有我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”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红领巾讲解员大赛暨“北疆故事我来讲”主题实践活动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,十大博彩公司: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举行。本次旨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厚植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主义的情感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展现新时代内蒙古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自治区团委副书记、少工委常务副主任匡晓...
统一战线
通知公告
场馆育人·视频专区
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统战部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,充分发挥场馆育人功能,有效利用展陈资源,倾心打造【一馆看千年·同心讲堂】微科普栏目,通过"文物会说话"的叙事策略,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演进历程,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传播模式。何尊诞生于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,是迄今所见最早记载“中国”二字的青铜重器,更是见证中华文明“天下之中”观念萌芽、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...
阅读详情
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统战部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,充分发挥场馆育人功能,有效利用展陈资源,倾心打造【一馆看千年·同心讲堂】微科普栏目,通过“文物会说话”的叙事策略,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演进历程,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传播模式。 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织锦护臂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”,护臂纹样精巧、色彩多样,充分展现了汉代织锦技术的最高...
阅读详情
两馆两廊一园
图片专区